【茶】山茶日灼病的症状及防治


【【茶】山茶日灼病的症状及防治】症状
主要被害部位是叶片 。 受害较轻的叶片, 在叶面产生淡灰白色、淡黄色和淡黄褐色伤斑, 斑的边缘界限不明显, 叶背相应部位不显现症状 。 受害较重的叶片, 伤斑为褐色至黑褐色, 边缘较明显, 周围略显淡黄色 。 随着时间的推移, 在伤斑中受害量重部位, 出现长椭圆形, 椭圆形或近圆形褐色坏死斑, 颜色较伤斑明显为浅, 边缘稍凹, 与伤斑分界明显 。 在坏死斑的正面和背面为病菌所寄生, 并产生小黑点 。 在少数暴露较明显的枝条上, 亦可出现浅灰褐色灼伤斑 。
发病原因
此病发生在夏季高温季节, 为烈日灼伤所致, 是生理的原因 。 非病原生物侵染所造成 。 山茶为喜温暖湿润环境的树种, 生长适温3至9月为13-18℃, 9至次年3月为10-13℃;喜半阴环境, 切忌强光曝晒 。 人们归纳为山茶"喜温暖, 稍耐寒, 惧耐寒, 惧高温, 畏曝晒" 。 因为强烈曝晒, 在山茶的最高温限以上, 植株的正常生理活动受到阻碍, 叶绿素遭到破坏, 失去活性, 光合作用不能进行, 细胞内蛋白质结构遭到破坏而凝聚变性 。 且高温引起呼吸作用增大, 使养分消耗量剧增, 而得不到补偿, 致使叶片的组织出现灼伤以至枯死的症状 。 灼伤的叶片主要分布在各个枝梢的第一至每三张叶片上 。 从全株被害叶片的分布情况看, 上部被害叶片重于下部, 南部重于北部, 西南部重于东南部 。
防治方法
在夏季高温季节, 用芦帘等物进行遮荫, 可以有效地防止日灼 。 如系盆栽山茶, 可以搬到有荫处, 避免太阳直接照射 。 在高温干旱季节, 应增加灌水次数, 以不断补充植株蒸腾所需要的水分, 也可设法降温, 减少水分的蒸腾, 如叶面喷水, 地面铺草等 。 在高温期间不施或少施氮肥, 适当施些钾肥, 以免枝叶徒长而肥嫩娇弱, 易遭灼伤 。 在夏季高温地区的园林绿地建设中, 如需配置山茶, 宜考虑种植在较阴处 。

    推荐阅读